-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

二、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

三、 基本学制

全日制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了 解汽车制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基本知识,懂得营销和企业管理等有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汽车故障诊断、检测与维修的能力;具有企业(车间)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大中型汽车制造、维修、销售等企业的制造加工、维修、检测、售后服务工作、汽车的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要岗位有:检测工、装配工、采购员、材料保管员、工艺员、技术员、维修工、咨询员,营销员,理赔员、生产计划员、调度员、车间主管等。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具有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2.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职场英语应用基本能力。

4.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具备健康人格和较强的体能素质。

6.了解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趋势。

7.具备生产、生活中必备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和良好的守法意识,具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

4、具有汽车构造、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

5、具有汽车基本维护与保养能力。

6、具有企业(车间)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1:汽车制造

专业(技能)方向2:汽车检测与维修

专业(技能)方向3:汽车维护及保养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

本科: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

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就业指导(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思想道德(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6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21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信息技术(7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心理健康(36课时)

本课程从校园内、外的安全防范,中职生.上网安全防范、学生心理问题指导教育、国家安全保障和实际训练操作中的安全防范内容出发,深入剖析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今后工作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并详细阐明了预防和应对措施,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程应开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材料、汽车维修机具与设备等课程。

1.汽车机械基础(108学时)

本课程主要分为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液压传动三部分。

机械传动部分主要介绍摩擦轮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轮系等;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主要介绍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变速变向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和轴系零件等;液压传动部分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液压系统等。

2.汽车电工电子基础(72学时)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流的化学作用、光作用、热作用及电磁作用.在汽车.上的应用;理解逻辑控制基本原理和微机控制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掌握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初步具有分析汽车简单照明线路功能、测试元件性能和照明线路,以及排除照明线路简单故障的能力;了解逻辑控制电路和微机控制的原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3.汽车材料(72学时)

学习汽车维修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以及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与使用等有关知识。要求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使用性能,掌握材料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

(三)专业实训课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16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零部件耗损、检验、修复的基本理论。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耗损分析,发动机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 不苟的工作作风。

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16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底盘拆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修、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216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的知识。初步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汽车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180学时)、汽车钣金(180学时)

5.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144学时)、汽车涂装技术(144)

(四)实践教学

1.汽车拆装实训(1周)

了解汽车的总体布置、各系统的组成与功用、主要总成之间和总成内部主要机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加深对汽车的总体认识;了解有关的技术条件和标准;掌握汽车拆装的顺序;初步具有汽车解体、总成解体、总成装配、汽车总装的能力,正确使用拆装工具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机电维修技术实训(3周)

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有进行测量、划线、锯锉、錾切、钻孔、攻丝、刮削和装配等钳工操作的能力;掌握-般照明电路和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构成及连接方法,初步具有连接照明和电动机控制回路的能力;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和设备的使用,掌握电焊、气焊和钣金机械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进行焊接、切割和基本钣金操作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汽车发动机维修实训(2周)

掌握发动机各总成和部件的基本构造;掌握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和方法;掌握发动机的装配、维修与.调整的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发动机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汽车底盘维修实训(2周)

掌握底盘各总成的基本构造;掌握底盘各总成及主要零部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和方法;掌握底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底盘的维修、装配与调整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底盘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5.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实训(2周)

 掌握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修理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电气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6.汽车驾驶实训(4周)

掌握汽车驾驶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交通安全行车规则,具有正确驾驶汽车的能力。

7.汽车维修工考工强化训练(4周)

按照汽车维修工考工标准组织强化训练,掌握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考取维修工等级证。

8.专门化技能训练(4-6周)

根据所选专门化方向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故障诊断,有对所学专门化内容进行拆检、测试、维修,正确使用测试设备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非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9.毕业综合实习(16周)

深入生产实际,深化和充实专业知识,熟悉汽车维修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

活动时间安排(按周分)

QQ截图20240810090511.jpg

 

1.本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制作。

2.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和区域专业人才需求信息,改变传统的大专业结构,细分为汽车机修与汽车车身修复两个专门化方向,同时课程也做了相应调整。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三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

九、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专业技能课采取理论实践一体教学手段,专业技能课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职业教育理念。以此四一当生兰下仍切山为学生综合素尼Q扩选复制凸和可持续发展奠基础。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体现企业现场环境,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已达到学生直接与企业岗位对接的目的。

(二)教学管理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能动的认识过程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工作有基本规律可循,是门科学,但又是一个门]生动活泼的艺术。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查考试是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应环环扣紧,环环落实;要认真抓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改革,教学艺术和创造性应体现,在上述各个环节之中。教学改革与教学常规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分开的、相互矛盾的。

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以整体的方式教育学生,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避免各自为政,避免过量的课业负担。

应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其手段之一是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是实行分类指导、培优补差不可缺少的-环。对学生学习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承认差别,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在学期初分别进行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调查摸底,在学期过程中做好提优补差的跟踪记录。

要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撰写小论文,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克服自卑感,端正学习态度。

十、教学评价

考查和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两种基本方式。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作业,单元测试、周测、月考等,都属于平时考查,是形成性检验。主要作用是帮助师生收集反馈信息,发现学习进程中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排除学习障碍,因此是诊断性的。

按教学计划考试。考试(查)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双基”,关注能力,难易度适中,有一定梯度,一般可按70%基础题,20%综合题,10%提高题的层次安排,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减少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式的题目。

考试(查)要进行改革。考查、考试除进行书面检测外,还要进行口头检测。要根据笔试、面试、平时表现来确定学科成绩。要严肃考风考纪,禁止弄虚作假。考试(查)成绩可实行等级制或百分制。

每次考试后,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看起点,比进步,成文备案。评价可从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

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实行“日清、周测、月结”质量过关制。

十一、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有汽车构造与维修

十二、专业师资

我校相关专业师资结构合理,从年龄结构看,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一教学骨干一后备力量”的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熟练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知识,具有-定的实际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

            

 

  荣成市好当家集团海洋学校